【施政報告2022】林筱魯倡設「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」 政府統計處改組成「大數據局」

政治

發布時間: 2022/09/27 17:59

分享:

分享:

立法會選委界議員林筱魯建議成立「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」。(資料圖片)

特首李家超於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《施政報告》。立法會選委界議員林筱魯建議成立「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」,採用數碼管理系統,讓土地房屋項目的審批及推行進度、以至拖延原因,於系統內一目了然;又建議政府統計處改組成「大數據局」統合數據,以訂立合適法規、引導及監督數據使用。

本身是城市規劃師的林筱魯認為,政府多年前已成立效率促進辦公室,只是形式上把監管進度的工作判上判,成效適得其反。為加快房屋土地供應,精簡行政程序,他建議成立「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」,將涉及技術評估及審批的人員及權責置於同一辨公室下,強化協作功能,方便政府監管進度,徹底改善審批文件在部門間反覆循環,拖延決定的情況。

林筱魯指,「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」透過減省部門間橫向傳遞資訊的行政程序,有助釋放專業及相關人才的創新動力和時間,肩承更多項目,紓緩政府內外的人才短缺問題,減低因虛耗人力時間而產生的成本,達至提速提效提量的目標。

林筱魯的建議書亦提及,現時一個發展項目需經由不同部門審批,過程中涉及重重資料蒐集及評估工作。各部門既不一定有全面及定期更新的數據庫,或有不同準則、系統不相連接,導致秏時耗費重覆調研,阻礙發展決策及建設施工進度。他建議由特首推動,在發展局現有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的基礎上,貫連其它部門及機構的數據庫;並訂定路綫圖,將政府統計處改組成「大數據局」,統合各方數據,訂立合適法規,引導及監督數據使用。

為便利於灣區工作的海內外人才於大灣區流動,林筱魯建議改革口岸管理模式,增設「灣區工作證」,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題下,利用科技簡化粵、港、澳三地的出入境程序,讓持有灣區工作證的人員,不論其原國籍或戶籍,均可按工作和發展的需要,自由出入及居住在大灣區各城市,吸引更多人才進駐大灣區。

另外,他又建議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合作推動環保、回收、新能源發展等綠色產業基礎,產生規模經濟效應,在綠色審計(green auditing)、循環經濟(circular economy)、新能源發展、組裝合成建築等技術及規範方面制定「灣區標準」,並透過香港一國兩制優勢及國際城市地位,輸出「灣區標準」至一帶一路國家,以展示及推廣大灣區的發展模式,提升軟實力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陳葆琳